首页

教学质量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教学质量 >> 正文

太原科技大学本科专业建设评价方案(试行)

发布日期:2021-04-06    点击:

一、评价目的

为加强学校本科专业建设,提高专业办学水平、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,特制定本方案。

二、评价对象

所有本科专业。

三、评价原则

1.以评促建,评建结合,重在建设。

2.条件、过程、效果评价相结合。把教学条件、师资队伍作为专业建设的基础,把教学过程作为专业建设的保证,把教学效果作为专业建设的根本,进行综合评价。

3.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。按照评价标准,在专业建设的主要方面,做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,尽可能地使评价标准趋于定量化、科学化,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科学性。

4.导向性和可操作性。

四、评价指标体系

具体内容见附件《太原科技大学本科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》:包括一级指标8项、二级指标29项,其中重点项目18项(带*的项目)。

五、评价方法及结论

1.本科专业评价按观测点分别评出相应等级。观测点的评估等级分为A、B、C、D四级,评估标准给出A、C两级,介于A、C级之间的为B级,低于C级的为D级。

2.评价结论分为优秀、良好、合格、不合格四种,其标准如下:

优秀:A≥ 25,C≤ 3(其中重点项目A≥ 16,C≤ 1),D=0,特色鲜明;

良好:A+B≥ 25,D≤ 1(其中重点项目A+B≥ 16,C≤ 2,D=0),有特色项目;

合格:D≤ 3(其中重点项目D≤ 1);

不合格:D≥4或重点项目D≥2。

3.国家一流专业必须达到优秀标准(A);省级一流专业必须达到良好标准(B);其它专业必须达到合格标准(C),评估结论为D的专业将限制招生、或者停止招生。

4、根据评价为A的项目数量、重要程度和权重计算得分,根据专业评价得分进行专业排名。

专业评价得分=(重点项目权重×1.5+一般项目权重)×10。

  1. 其它

    本方案自颁布之日起实施,校长办公会授权教务处负责解释。

    附件:1.本科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

2.太原科技大学本科专业建设评估等级标准及内涵

 

附件1

本科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

一级指标

二级指标内涵

在二级指标

中的权重

1.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思路

*1.1 办学指导思想、培养目标定位

0.5

*1.2 人才培养方案

0.5

2.教学设施建设

*2.1 基础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及使用效率

0.2

*2.2 实验教学体系

0.3

*2.3 实习基地建设

0.2

*2.4 图书资料

0.2

2.5 教学辅助设备

0.1

3师资队伍建设

3.1 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与政策

0.1

*3.2 教学梯队状况

0.3

*3.3 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教师情况

0.3

3.4 实验教学辅助队伍建设

0.2

*3.5 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

0.1

4.教学改革成果

*4.1 参与教学研究项目 ,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情况

0.1

*4.2 教材编写与使用情况

0.2

4.3教师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(含教材)情况

0.1

4.4学科基础课、专业课建设

0.3

*4.5 任课教师开展教学法研究, 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

0.3

5.科研水平

5.1承担国家、部委级科研项目情况

0.3

5.2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获奖情况

0.3

*5.3 科研对教学发挥的作用

0.4

6.人才培养质量

*6.1 学生综合素质

0.3

*6.2 学生专业知识以及多学科知识运用能力 ,专业实验以及文献检索技能

0.3

*6.3 历届本科生攻读硕士学位情况

0.2

6.4 特优人才培养情况

0.2

7.专业管理

7.1 管理文件

0.4

7.2 管理制度

0.2

*7.3 专业建设经费

0.4

8.专业优势和特色

*8.1 学科优势和特色

0.5

8.2 学风和学术氛围

0.5

注:一级指标8项,二级指标29项。带* 号的为重点项目(18项)。

附件2

太原科技大学本科专业建设评估等级标准及内涵

一级指标

二级指标内涵

评估标准

评估方法

评估结果

A

C

A

B

C

D

1. 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

思路

*1.1 办学指导思想、培养目标定位

完全符合教育规律和改革方向,目标明确,思路清晰,体现学科优势和特色

基本符合教育规律,目标比较明确

查阅教学计划等文件,与领导和师生座谈





*1.2 人才培养方案

整个培养方案体现科学性和可行性,注重学生知识、能力、素质综合协调发展,课外培养计划完善且很好地得到落实

方案较为科学,注重了对学生知识、能力和素质的培养,有课外培养计划





2. 教学设

施建设

*2.1 基础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及使用效率(不含文科)

设备先进,完全能够满足教学需要,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完好率≥ 95%,使用率高

基本满足教学需要,基础课实验室仪器设备完好率≥85%,使用率一般

查阅资料,实地考察实验室,查阅实验记录,与师生座谈





*2.2实验教学体系

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建立了新的实验教学体系,有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,建立对学生开放的高水平实验室

较为科学完善,具有实际的改革效果





*2.3实习基地建设

已建立稳定实习基地,配备高水平实习指导教师,有系统科学的实习计划和方案,实习效果显著

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,实行方案科学并切实可行,有成效

查阅文件、师生座谈





*2.4图书资料

专业图书资料品种齐全,生均图书拥有量≥200 册,有教师和学生阅读“网络图书”(光盘、影带等)和电子图书的场所和设备,资料丰富,使用率高

生均图书拥有量150 册,有“网络图书”,有使用效果

实地考察,查阅使用记录





2.5 教学辅助设备

教学辅助设备先进,完全能够满足教学需

教学辅助设备尚可





3. 师资队伍建设

3.1 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与政策

有系统的科学规划和配套政策,尤其在年青教师的培养方面措施得力

有规划和政策,注重青年教师培养

查阅文件以及有关统计资料,召开教师、学生座谈会





*3.2 教学梯队状况

教师队伍年龄结构、学历结构、职称结构合理,形成良好的学术梯队,90%的主讲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讲师资格

教师队伍年龄结构、学历结构、职称结构基本合理,70%的主讲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讲师资格





*3.3 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教师情况

55 岁以下正教授全部参加本科教学,其中高级职称教师教学时数≥ 48,有知名教授主持专业主干课的教学

55 岁以下正教全部参加本科教学,其中高级职称教师教学时数≥32





3.4 实验教学辅助队伍建设

课程实验全部由专任教师教学,实验教学辅助队伍配备齐全,具有较高水平

基本满足实验教学需要





*3.5 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

总体评价很高

总体评价基本满意





4. 教学改革成果

4.1 参与教学研究项目, 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情况

专业承担有3 项以上省部级项目;结合教学实践,积极发表教学论文;有独创性的、产生较大影响的教学改革实践效果

承担1 项以上省部级项目,有一定的改革实践效果

实地考察、听课,查阅有关资料,师生座谈





*4.2 教材编写与使用情况

承担国家规划教材1 部以上,教材体系完善,积极引进先进、使用的原版教材

有自编且有一定影响的教材,教材体系较完善





4.3 教师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( 含教材)情况

3 项以上(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 项)

1 项





4.4 学科基础课、专业课建设

能够全部开出教学计划规定的学科基础课、专业核心课程,能够开出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。至少有 2 门校级精品课程

基本上可以开出计划规定的课程,能够开出少量选修课程





*4.5 任课教师开展教学法研究 ,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

具备完善的现代教育技术设施,教学大纲、教案和教学辅助资料等上网,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少于15%,采用网络教学效果显著

具备较完善的现代教育技术设施,应用效果较好





5. 科研水

5.1 承担国家、部委级科研项目情况

年均承担国家项目2 项,省部级项目 3项

年均承担国家项目1 项,省部级目 2 项

查阅有关统计资料,实地考察科研情况





5.2 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获奖情况

年人均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篇,年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 项

年人均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0.5 篇,年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1 项





*5.3 科研对教学发挥的作用

有科学完善的机制,有优秀学生参与高水平科研的机会

有一定的措施和成效





6. 人才培

养质量

*6.1 学生综合素质

达到培养目标要求,文化素质高,用人单位反映良好,一次就业率80%以上

学生综合素质较好,在社会上有一定反响

实地考察学生科研创新能力,听课,查资料,师生座谈





*6.2 学生专业知识以及多学科知识运用能力 , 专业实验以及文献检索技能

基础知识扎实,实际动手能力强;学生积极参加课题研究,体现较强的创新能力,有一定数量高水平研究论文发表

专业知识基本掌握,能够运用;有学生参加教师课题研究





6.3 历届本科生攻读硕士学位情况

25%考取研究生,其中 1/3 考取外校

15%以上考取研究生





*6.4 特优人才培养情况

专业建立以来,培养出多名特别优秀的人才或苗子;在本科期间参与教师科研,发表有影响的高质量论文,在多方面表现突出

能够培养出比较优秀的人才





7. 专业管理

7.1 管理文件

有专人负责专业管理与建设,文件档案齐全 ,管理科学规范,

管理文件较科学规范

查阅有关财务统计资料,结合实地考察,听取汇报





7.2 管理制度

有健全的教学管理文件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

制度健全





*7.3 专业建设经费

学院重视该专业建设,对学校新建专业专项建设经费合理使用,效益显著

经费合理使用,效益较好





8. 专业优势和特色

*8.1 学科优势和特色

本学科专业在全国有较大影响,在学科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鲜明特色,能够在校内起到示范作用

在本学科内产生一定影响

实地考察,查阅资料,座谈等





*8.2 学风和学术氛围

形成良好的学风和学术氛围

有较好的学术氛





校长办公室 2021年4月15日印发